梨云、 梨云梦、 梨元、 梨园、 梨园子弟、 梨园弟子、 梨园戏、 梨园榜、 梨园行、 梨圈、 梨头、 梨子、 梨干、 梨庶、 梨形地球、 梨条、 梨板、 梨果、 梨枣、 梨栗、 梨栗儿、 梨氓、 梨涡、 梨狗、 梨盖、 梨眉艾发、 梨窝、 梨筒、 梨肉、 梨膏、 梨膏糖、 梨花、 梨花云、 梨花冻、 梨花大鼓、 梨花带雨、 梨花春、 梨花月、 梨花板、 梨花枪、 梨花梦、 梨花盏、 梨花简、 梨花粉、 梨花蜜、 梨花酿、 梨花雨、 梨花香、 梨花鼓、 梨英、 梨萌、 梨蕊、 梨雪、 梨霜、 梨面、 梨顋、 梨颊、 梨颗、 梨饤坐
于梨华(1931- )、 交梨火枣、 付之梨枣、 哀梨并剪、 哀梨蒸食、 推梨让枣、 於梨华、 杏雨梨云、 查梨相、 棠梨宫、 棠梨馆、 樊梨花、 消梨花、 灾梨祸枣、 诃梨勒、 诃梨子、 诃梨怛鸡、 迦梨迦、 迦梨郊、 迦梨陀娑(klidsa)、 阿梨诃咃、 阿梨诃陀、 鹅梨旋风髻、 鹅梨角儿
不卖查梨、 京白梨、 伽梨、 僧伽梨、 僧迦梨、 冰梨、 冻梨、 凤栖梨、 凤梨、 卖楂梨、 合梨、 含消梨、 哀家梨、 哀梨、 啮梨、 因提梨、 地梨、 如食哀梨、 杜梨、 枣梨、 桑梨、 棠梨、 楞梨、 沙梨、 海棠梨、 消梨、 灾梨、 狐梨、 猕猴梨、 祸枣灾梨、 糖梨、 胡梨、 腊梨、 花梨、 蒸梨、 蛤梨、 让枣推梨、 诃梨、 语儿梨、 郑州梨、 钉坐梨、 钉座梨、 铁脚梨、 阇梨、 阿梨、 阿阇梨、 雪梨、 霜梨、 面梨、 颇梨、 食蛤梨、 饤坐梨、 饤座梨、 香水梨、 鸭儿广梨、 鸭儿梨、 鸭梨、 鹅梨、 鹿梨、 黄梨、 鼠梨
梨的拼音:lí,阳平调,声母为l,韵母为í。
梨的繁体字:梨 (为本体字即无繁体字)。
梨的部首:木部。
梨的笔画:11画;梨字繁体字多少画:11画;梨字康熙字典多少画:11画。
梨的笔顺:梨的笔画顺序为ノ一丨ノ丶丨丨一丨ノ丶ノ一一ノノ一一一一ノノ,书写为撇、横、竖、撇、点、竖、竖、横、竖、撇、点、撇、横、横、撇、撇、横、横、横、横、撇、撇。
梨字五行属什么:属木;与梨字相同五行属木的起名用字有:建、军、国、春、杰等五行属木的字。
梨字用来取名的人多吗:用字频率为18994人次
梨字取名的寓意:寓指纯洁、美丽、出尘脱俗之意。
梨字取名的寓意和象征:像征为意花容月貌、如花似玉、清纯可人之意。
梨字取名的含义:梨字含义为梨花、梨树、梨子、美丽之义。
好听的带梨的名字:
梨星、 凤梨、 梨瑕、 嘉梨、 瑜梨、 梨慧、 梨李、 桃梨
梨拼音 lí 梨部首 木 梨笔画 11 注音 ㄌㄧˊ 繁体字 梨 部首笔画 4 汉字结构 上下结构 造字法 形声 笔顺 撇横竖撇捺竖竖横竖撇捺 梨的意思、基本信息 梨五笔86:TJSU 梨五笔98:TJSU 五行:火 UniCode:U+68A8 四角号码:22904 仓颉:HND GBK编码:C0E6 规范汉字:2313 梨的解释● 梨
lí ㄌㄧˊ
◎ 落叶乔木或灌木,果实是普通水果,品种很多:梨膏。广梨。鸭梨。
英文翻译
◎ 梨
pear
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 梨
棃 lí
〈词性:名〉
(1) (形声。从木,利声。梨为棃的俗字。本义:木名。果实也称梨)
(2) 同本义 [pear]
棃,梨果也。——《说文》
楂棃姜桂。——《礼记·内则》
千树万树梨花开。——唐·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3) 落叶乔木,叶子卵形。花多白色,果子多汁,可食。如:梨枣(古代印书的木刻板。因多用梨木、枣木刻成,故称);梨栗(梨树和栗树);梨云(梨雪,梨英,梨霜,梨蕊,梨花。梨树的花,一般为纯白色)。又指梨树的果实。如:梨果(梨子);梨头(小梨);梨条(用梨子所做的条状果脯);梨干(梨子加工制的果干)
(4) 通“黎”。黎民,人民 [the common people]
棃烝殷,罔荒饥。——汉《竹邑侯相张寿碑》
棃庶赖祉。——汉《桐柏淮源庙碑》
(5) 又如:梨元(亦作黎元。民众,梨,通“黎”);梨氓(亦作黎氓。黎民,民众。梨,通“黎”)
词性变化
◎ 梨 lí
〈词性:形〉
黑;年老 [black;old]。指老人面色如冻梨
梨,老也。东齐曰眉, 燕 代之北鄙曰梨。——《方言》
班黑谓之棃黮。——《通俗文》
九十曰鲐背,或曰冻梨皮,有斑点如冻梨色也。——《释名》
◎ 梨 lí
〈词性:动〉
(1) 通“剺”。割 [cut]
是故博带棃,大袂裂,文绣染。——《管子·五辅》
分棃单于,磔裂属国。——《汉书·扬雄传》
(2) 又如:梨面(以刀划面。中国古代匈奴一些民族的风俗,凡遇大忧大丧,就用刀划脸,表示哀痛)
匈奴闻 秉卒,举国号哭,或至棃面流血。——《后汉书·耿秉传》
[①][lí]
[《廣韻》力脂切,平脂,來。]
亦作“梸1”。亦作“棃1”。
(1)果木名。落叶乔木,叶子卵形。花多为白色。果实多汁,可食。
(2)梨树的果实。
(3)草名。
(4)年老。
(5)通“剺”。割裂,剖离。
(6)通“黎”。参见“梨庶”、“梨氓”。
音韵参考
[广 韵]:力脂切,上平6脂,lí,止開三平脂A來
[平水韵]:上平四支·上平八齐
[唐 音]:*li
[国 语]:lí
[粤 语]:lei4
[闽南语]:lai5,le5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释字源字形